基于人工智能的电子病例系统
随着chatGPT的出现和被热捧,NLP(自然语言处理)的文本生成领域,有被GPT(Generative Pre-trained Transformer、生成式预训练变压器)统一的趋势。在医疗信息化领域,GPT或同类技术是否可用于电子病历呢?电子病历属于医疗文书,在医疗文书书写规范的约束下由医护人员书写完成,有着严格的书写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,传统的应用以提高书写速度为主,如定制输入法、语音录入、模版制作、弱AI应用语料问答等,本质上还都是提高“打字”速度,对工作量的减轻、病历质量提高贡献不大。
GPT的出现,从根本上改变了这个局面,GPT的生成文本并不是大语料训练产生的冰冷的问答机,而是具备推理功能,使得在初始文本提示下,推导出更为接近书写者初衷的下一段落,从写作者角度来看,可以理解为:AI更容易”猜”出写作者的想法。
方达电子病历AI辅助工具emrgpt,正是采用GPT的这一优势,以GPT为基础算法,使用了10块Nvidia P100(16G)AI推理卡,进行长达一个月的训练,形成了一套AI模型,在产品化过程中,与方达电子病历WEB版相结合,使得电子病历产品更加智能化。
GPT在电子病历的应用,使得AI辅助书写的趋势变得不可逆,随着产品不断地迭代,emrgpt将更为强大,电子病历进入了AI时代。
emrgpt特性
1、文本生成准确:推理生成文本,输入的内容越多,生成的候选文本越准确。因为随着文本的增多,输入AI模型的初始文本越多,参数越丰富,推导结果越准确。
2、文本生成迅速:AI芯片的运算速度是有上限的,一次性生成一整段文本大约需要数秒,感觉非常卡,所以emrgpt采用逐步生成的策略,一次生成5~10个字,类似于chatGPT的体验,既提高了计算速度,又不会影响使用。
3、文本生成灵活:可生成下一句,也可以生成一段,甚至可以一次性生成整个文件。
4、可定制:可按照医院的病历数据进行针对性的训练,也可以按照专科训练模型,生成的文本更为准确,在使用过程中,可以持续训练,使用模型价值越来越高。

基础模版制作(在空模版上制作)

模型运行过程(单次请求毫秒级响应)

模型训练过程(10轮训练loss降到0.3后可用)
全部评论